高盛在最新的高盛研报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分析投资周期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当前的投资 AI 支出和估值的上升比作20世纪90年代末科技热潮的早期阶段,而非其投机性顶峰。热潮仍持分析认为,续类“当前与AI相关的似年热潮与1997年至1998年的科技热潮更为相似,并非1999年或2000年的科技情况”。那个时期,周期互联网时代的高盛基础设施和生产力进步开始显现,尚未出现市场的分析过度投机。

高盛强调,投资虽然高回报无法得到绝对保证,热潮仍持但只要没有外部冲击或资金约束,续类当前的似年趋势表明“AI投资热潮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表明,科技企业在数据中心、半导体和模型训练基础设施上的大规模投资将持续推动AI的扩张。

高盛科技、媒体和电信研究主管Eric Sheridan指出,当前上市公司的估值仍然基于自由现金流、资本回报率和利润率,与1999年那些无收入公司的高估值情况截然不同。他提到,如今的大部分科技巨头均能产生可观的自由现金流,并进行股票回购和分红,这在1999年“几乎少见”。此外,当前资本市场的活动水平也低于历史泡沫时期,IPO市场的表现“更加挑剔”。

高盛将当前情况与互联网泡沫前的时期进行对比,增强了市场对AI相关股票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信心。这种观点可能会提振芯片制造商、云服务提供商和数据中心开发商的市场情绪,这些企业被看作投资热潮的核心。

在美股近期约5%的回调中,高盛指出,这一波动是AI周期中常见的季节性现象,并不意味着上涨势头的结束。高盛的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交易员Shreeti Kapa表示,年末时出现5%的下跌是这一周期的正常现象。尽管市场自四月低点以来经历了强劲反弹,但整体并未“过度”。

Kapa对未来持乐观态度,预计市场在年底前还有5-10%的上涨空间,并将伴随广泛的市场参与。她提到,许多机构投资者对未来行情持谨慎态度,认为市场顶部已经出现并试图调整仓位,这种普遍的谨慎反而为剩余的35个交易日提供了“显著上涨”的机会。

Kapa认为,支撑年底市场持续走高的核心逻辑在于人工智能革命仍处于早期阶段。她指出,机构投资者尚未完全配置到AI主题,年底前资金流向将更加有利,并且市场预计美联储明年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更偏向鸽派。